搭建中以常態化科技交流平臺
邁向創新合作新高度
以色列地處地中海東岸,資源匱乏,國土面積僅有2.57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一千萬,但這個周邊強敵環伺的彈丸之國卻享有“創業國度”的美譽,世界高科技創新企業最興盛的國家,是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的集聚地。自1948年建國以來,以色列一直將科技作為立國之本,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對GDP的貢獻率高達90%以上,在信息通訊、計算機、高端裝備、半導體、生物醫藥等高附加值領域均保持了世界領先的創新優勢,是全球高新技術重要來源地之一,為世界貢獻了20%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以色列企業數目位于美、中之后,超過歐洲所有企業的總和。作為“中東硅谷”,以色列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有著極其豐富的成功經驗值得我國深刻地研究與借鑒。
中以兩國正式建立“創新全面伙伴關系”以來,中以兩國在科技成果、經濟貿易、產業聯動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積極進展。為了推進中以兩國的科技交流縱深發展,搭建中以常態化科技交流平臺,中國以色列交流中心(China Israel Exchange,簡稱“C.I.E”)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落地注冊,并同步在中國廣州設立一個品牌搭建及工作運營公司——中以集知(廣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以集知”)。中國以色列交流中心與中以集知形成聯動,通過引進以色列的創新科技、項目、產品、人才、渠道等高價值要素資源,將以色列的創新帶到中國,運用以色列的創新科技成功發展雙邊項目,搭建一個協同創新與國際創新專利技術對接轉化的服務平臺,促成雙邊項目落地孵化,最終實現市場化價值,推動中以創新合作邁向新高度。
自2015年成立至今,中以集知秉承以創新科技的轉移和轉化為核心,提供科技中介、新材料技術推廣、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信息技術咨詢、互聯網信息等相關服務,專注為產業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切實可行的有效方案,并與多方企業和高校進行密切交流與合作。
以全球視野
聚力推進全球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
作為創交會成果轉化基地之一,中以集知積極整合海內外科創資源,助力海外項目破解融資難題,更好的開拓中國市場,實現產能和產業化落地中國。中以集知常態化舉辦專場路演、技術對接會、投融資對接會、國際技術經紀人才交流活動等多元化活動,多維度、全方面助力雙創生態建設。至今,中以集知共組織30余場創交會系列的以色列創新科技項目路演對接會,推薦了超過30家以色列創新科技企業對接中國市場;成功在創交會推薦引進“廣州合作模式”的中以生物產業投資基金項目資源,以及我國與以色列在教育領域合作的代表性項目——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創新資源。
2018年至2022年,中以集知連續5年作為創交會以色列展館的承辦單位,通過創交會的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大平臺,先后成功推薦智慧農業、生命科技、食品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累計200多項以色列創新科技成果亮相創交會。中以集知承辦的以色列展館連續2年成為創交會的“主賓國”,累計舉辦3場高端國際科技高峰論壇、近30場國際創新項目成果對接會及200余次商務洽談會,惠及企業近千家。在2019年創交會上,由中以集知引進的一項以色列創新科技“增強現實BIM平臺”獲得“最具投資價值科技成果”獎。此外,中以集知多次承辦及組織國際創新科技成果路演對接會以及高端海外人才交流論壇,工作獲得以色列駐華南總領事館的肯定與鼎力支持。
2021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上,“中以創新發布”舉行了融資發布暨啟動儀式。作為一個創新內容導入載體,“中以創新發布”以平臺建設為基礎,以創新發布為重點,以實現國際創新資源的最大化價值為目標,專注于以色列創新科技、品牌、文化等領域的引進及市場化,致力于為國際創新賦能。
創交會為中以集知提供了一個開放、廣闊、豐富的國際創新資源對接窗口,也見證和陪伴中以集知“成果轉化基地”的發展和成長。優化科技創新生態,推進科技創新跨越式發展是創交會與中以集知的共同愿景。未來,雙方將繼續攜手并進,砥礪前行,共建國際創新科技生態共同體,實現資源及時更新、信息及時共享、成果及時分享,讓來自全球不同地方的創新科技能夠在這里發揮最大價值。